Early Childhood
童年早期 3-6岁

概述:

幼儿期,又能称为“学前”阶段,是对幼儿的社交,情感与认知发展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您的孩子会逐渐变得更加独立,表达与你相左的意见并开始与家人以外的人群互动。这些与他人的互动将塑造您孩子的个性与行为,从而表达更多的情绪,例如同情与喜爱。您的孩子会更加主动的
表达出他们对身边世界的好奇心。

随着您的孩子步入幼儿期,他们的认知和沟通技巧也在迅速提高。孩子们会开始理解颜色,数字,形状,时间的概念以及语法的规则,例如代词与将来时态。到5岁时,您的孩子能背诵他们的全名,地址,电话并用完整的语句沟通交流,通过记忆唱出歌曲。您的孩子还应能在纸上画出基本的形状,写出部分数字与字母,并通过绘画表达出6个及以上的身体构成部位。

认知领域:

大脑发展

大脑侧化 Brain Lateralization

在幼儿发展阶段,负责连接大脑左右半球沟通的胼胝体会比其他成长阶段成熟的更多,这个结构的生长会伴随着左右脑半球的功能特化,每个部分会负责不同的能力。如图显示,左半球通常对应着人们的语言功能而右半球不仅有着对艺术与音乐的感知,还对应人们的视觉与空间感知。认知与感知在大脑的某半球上的过程则被成为大脑侧化,但是没有一个能力是完全侧化的,在做某些活动时大脑的左或是右半球会更擅长做这个活动。

心智发展 Theory of Mind

幼儿的思维发展是惊人的,孩子们会在这时慢慢学习如何实现目标并对他人的想法,感受与行为做出判断。14个半月的幼儿也能够明白他人所经历的事情不一定和他们一样。到2到3岁时,孩子们能够为他人调整他们的语言,例如和稍大玩伴的沟通方式会与更小或是残障儿童的交流方式不同。

您也许会发现当孩子和你玩捉迷藏时,他们可能会捂住眼睛以为你们看不见他们?您也许问孩子,如果朋友的生日到了想送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孩子自己想要的礼物?也许这时您的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想要”的感情是他们自己的,而别人的想法和他们是不同的。因此便有了心智论,心智理论指儿童或成人为了解他人想法,感觉,情绪,欲念以及行为而构成的想法。当我们明白了心智论,就能分析孩子的想法并好好引导他们而不是一贯的批评他们。

在心智论中,一个发展里程碑便是错误信念原则,特指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某事是否正确。

图中是一个错误信念原则的莎莉-安实验(Wimmer and Perner, 1983),如果莎莉把小球放入了篮子里面,安又在莎莉不在的时候把小球放入了盒子里,那么莎莉会在哪里找球呢?较为年幼的孩子会回答在盒子里因为他们是从自己的角度找球而没想到莎莉并没有看到安移动小球的过程。当您的孩子回答莎莉会从篮子里找球时,那么就说明您的孩子已经开始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心智发展大致进程,(个体之间会有所差异):

  • 18个月: 模仿已知的结果
  • 18个月到2岁:明白欲念
  • 2岁:向他人展示某物
  • 3岁:通过欲念是否满足来预测情绪
  • 4到5岁:明白错误信念原则

为什么心智论对孩子的发展极为重要呢,因为心智发展会影响孩子的社交与沟通能力。新生儿并不具备心智的能力,随着您的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认识到现实与想象的差异。正是如此,他们开始“假装”游戏。他们的语言也开始随着心智发展变化,“我想要…”,“我需要…”,“我觉得…”,“我记得…”。孩子们会开始明白自己与同伴的情绪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循坏并学会共情。

给家长的提示:

  • 多加引导,向孩子解释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 让孩子理解他人于自己的不同并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你没有玩到这个玩具会很伤心,那你的朋友也没有玩到,你觉得你的朋友会伤心吗?”

语言发展

在幼儿时期,语言学习是认知发展的首要主题。您的孩子会迅速的从只能掌握几个有限的词汇与简单的句子到能够流利的说出至少一个语言。

孩子们大概3岁时,他们会通过快速印射(fast-mapping)来学习新的词汇。当他们学到属性相同的词汇时便会将他们在脑中归类,例如水果,动物。因此他们在学习新的词汇时便会自动将他们对号入座,放入他们事先预留的“空位”里,新的词汇便会填满空缺,丰富孩子们的词汇量。这个能将新的词汇归类并联系到已掌握的参照词汇的能力便是快速映射(fast-mapping)。

在文法爆炸(grammar explosion)期间,孩子们的语句运用会慢慢与成人靠拢。孩子们的口语常常从最简单的两词口语开始,他们通常是不完整的,例如“这 瓶子;而不是“瓶子在这里;逐渐的,孩子们会从“我 玩;提升为“我正在玩耍”。
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是孩子对特有语种声音的敏感性,它也包括了特定语种的字母与声音系统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需要在幼儿时期就掌握语音意识,但是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小学前就掌握语音意识,那么他们会更快学习阅读。此外语音意识与中文,英语等多种语言的学习率相关。

给家长的小提示:
● 您可以在孩子幼年期慢慢引导他们对语言发音的敏感度
● 用完整的句子与您的孩子对话
● 讨论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并引导孩子运用更多的词汇
● 享受与孩子们沟通的过程并及时鼓励表扬您的孩子

社交情感领域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学前儿童们对家庭的依恋成都并不亚于婴儿,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独立,为之后更好的个体发展与探索作铺垫。

● 12个月时,婴儿会至少会与一名照料者建立明确的依恋关系
● 2到3岁时,依恋关系仍然强烈但是会变得不那么明显
● 3岁时,幼儿仍想与刚归家的父母亲近,但当幼儿不害怕或没压力时,他们会慢慢远离父母并通过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缓解因分离产生的焦躁
● 4岁时,孩子们便会建立目标修正同伴关系,他们会认识到父母的存在即使父母当下不在身边
● 4到5岁时,相比其他类别的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们会与学校的老师与同学建立更好的关系

教育方式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来自父母教育方式中的要求与控制程度以及接受与反对程度都会对孩子们未来的造成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专制强权的教育方式(authoritarian power-assertive)下成长的孩子在学校表现较差,自尊心较低,与其他同龄来自不同教育方式家庭的孩子相比技能较差。

在放纵放养的教育方式(indulgent premissive)下成长的孩子通常会在青少年期表现更差,具有攻击性。在学校的行为与同龄人像比更不成熟,他们不怎么承担责任也不太独立。

在权威互惠的教育方式(authoritative reciprocal)下成长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有自尊心并且更加独立。他们自信并且拥有名却的目标,比同龄人的成绩更优异。

在忽视不参与的教育方式(neglecting uninvolved)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不会很好的处理他们的社会关系。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会比同龄人更冲动与反社会,能力与在校成就也会较差。

除此之外,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家庭构成也会对教育方式造成影响。例如单亲家庭,青少年家长,父母抑郁,低收入家庭,教育背景较低的家庭。

同伴关系

在2到6岁时,与非家人与兄弟姐妹的交流对孩子的性格与社交发展也同样重要。这也是在大脑发展中与社交技巧的敏感时期。

  • 在每个年龄阶段,孩子们都会化血时间独自玩耍
  • 14到18个月时,两个及以上的孩子会在一起玩耍,偶尔合作与交流但是更多的只是在同一个地点范围内玩耍
  • 18个月时,孩子们便开始表现出他们对特定同伴的喜爱
  • 3岁时,20%的孩子会有一个固定的玩伴
  • 3到4岁时,孩子们便会开始在玩耍时互相合作
  • 4岁时,有超过一半的小孩会花至少30%的时间与另一个小孩玩耍

在2到3岁时,孩子们会在不损伤自己利益时开始分享他们的玩具,例如孩子可能会在有很多个玩具的情况下,分享一个孩子不喜欢的玩具给朋友玩;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并安慰他们,着各种自发性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叫做亲社行为(prosocial behaviours)。来自家长的教育方式能影响到孩子的亲社行为,如果家长们在一个充满温暖与爱心并有明确的标准与规定的环境下教导孩子,孩子更有可能变得无私并愿意帮助以及分享给他们的同伴。

个性与自我

当孩子们逐渐理解他们的社交环境时,气质便会变成更加复杂的个性,与此同时,他们对自身的了解也使他们能更好的控制自身的行为。除了遗传自父母的个性外,从气质到个性的转变同样会被父母的回应而影响。如果家长回绝一个害羞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在未来遇到社交难题。相反,如果家长鼓励一个害羞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社交,那么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加外向。

18到24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对你描述自己,例如独特特征,性别,长相,玩伴,居住地址,此外他们还能够想你描述他们的情绪,例如开心,生气,悲伤。在2到6岁时,孩子们便明白了在社会中的自我,例如在玩耍中常说的“我来当爸爸,你当妈妈”,“我是消防员”。

参考资料

  • Hughes, C., & Leekam, S. (2004). What are the Links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Social Relations? Review, Reflection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Studies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Oxford, England), 13(4), 590–619. https://doi.org/10.1111/j.1467-9507.2004.00285.x
  • Kogut, T., Slovic, P., & Västfjäll, D. (2016). The Effect of Recipient Identifiability and Neediness on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9(4), 353–362. https://doi.org/10.1002/bdm.1879
  • Nielsen, J. A., Zielinski, B. A., Ferguson, M. A., Lainhart, J. E., & Anderson, J. S. (2013). An evaluation of the left-brain vs. right-brain hypothesis with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LOS ONE, 8(8), e71275.
  • Wimmer, H., & Perner, J. (1983). Beliefs about beliefs: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 Cognition, 13, 1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