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Adult
成年早期 18-25岁

概述:

18-25岁之间的发展阶段被称为成年初显期。在许多国家,人们从18岁开始拥有法定的成人的权利。然而,人们总会在更晚的时候才接受成年人这个角色和相应的责任。

成年的過渡期極為漫长且独特,因而被单独作为一个成长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更需要关注自我,在這期間不确定性高,但可能性无穷。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时期需要婚姻、稳定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探索职业、教育、身份和人际关系的时期。

大脑成熟

在成年初期,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科学研究表明额叶在成年初现期才完全发育成熟(Arain et al.,2013)。额叶主要负责逻辑推理、制定计划、抽象推理和情绪控制。

健康威胁

  • 相对于其他年龄层,衣原体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在青年人中是最為普遍的。不安全的性行为、多个性伴侣、药物滥用都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病。禁欲、使用避孕套、接种疫苗、与性伴侣多交流、进行性病检测,都是防止性病感染、传播和恶化的方法。
  • 伴侣暴力和性侵犯可能损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自尊和生产力。此外,它们还会对那些目睹暴力的人或与受害者有交集的人产生负面影响。文化信仰、性格、童年和药物使用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伴侣暴力和性侵犯的发生。
  • 精神障碍、孤独感、焦虑和抑郁在成年初显期都是相当普遍的。一些精神障碍和其他因素会导致酗酒或吸毒,这成为了年轻人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成年初显期也是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的典型发病和诊断期。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总有人在帮助你,所以,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促进健康

一些已被证实且可降低患病、残疾和死亡风险的方法:

  •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與一个人的死亡风险有關聯性,間康需要坚持锻炼身体,不吸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度节食,要保持规律的睡眠(Housman & Dorman, 2005)。坚持这些习惯能够帶給你的身心健康长期且有益的回报。
  • 强大的社交网络: 通常擁有強大的社交網絡會降低死亡率及患上抑郁症等疾病的概率(Berkman & Breslow, 1983)。和朋友家人、团队伙伴之间建立支持性的关系、频繁接触、联系能促进强大的社交网络。
  • 心态:是影响年轻人健康的另一个特征。當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你的生活,你的行为也能够促进健康,相反地,你的健康也会使得你的行为更加健康。举例來說,当你受伤或者生病时,你要明白遵守医嘱,這也是你对自己的责任。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也能促进身心健康,如增强药物的效果(Geers, Kosbab, Helfer, Weiland, & Wellman, 2007)。

高等教育

现今,接受高等教育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了。高等教育是指在上完高中之后在大学、大专或研究所里继续再某个特定领域学习研究,以获得相应的学位、文凭、证书或其他资质证明。不同的机构和项目之间都是相互区别的,每个都能满足不同的个人兴趣和需求。高等教育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它能够帮助你深入了解一些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你进行职业规划,让你与同学和教授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还能帮助你培养有用的技能和习惯。再如今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劳动力竞争的加剧,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优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业率更高并且薪资水平也更高。经济援助,如助学金、奖学金和贷款,可以为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提供帮助,从而让他们有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绝不是万能的。高等教育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就算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也有可能成功。当学徒、实习、做志愿服务和直接进入职场也可以是另外一种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

认知变化

智力能力(如推理)在这个阶段通常会达到顶峰。当年轻人面临一些新的事物,如婚姻、事业和家庭的复杂问题时,他们就会发展出从不同角度去评估这些问题的能力。年轻人会认识到很多问题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他们会學會评估不同问题所处的情境、矛盾性、复杂性和可能性。在成年初显期,智力趋于稳定,语言能力也会提高,空间能力則会减弱。智力在成年后会开始下降。

工作

随着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通常会开始做重大的职业选择。个人的价值观、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性格、性别、智力都只是一小部分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从找工作、适应工作环境,到平衡生活和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这个过程是充满艰难的。然而,拥有一份工作已被证明是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的重要部分(Tait, Padgett, & Baldwin, 1989)。尤其是当热情驱动工作时,工作会产生一种秩序感、满足感和方向感,从而让你建立社交网络、赚取收入,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参考资料

  1. Arain, M., Haque, M., Johal, L., Mathur, P., Nel, W., Rais, A., Sandhu, R., & Sharma, S. (2013). Maturation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9, 449–461. https://doi.org/10.2147/NDT.S39776
  2. Arnett, J. J. (2014). Emerg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Berkman, L.F., & Breslow, L. (1983). Health and ways of living: The Alameda County Stud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Geers, A., Kosbab, K., Helfer, S., Weiland, P., & Wellman, J. (2007). Further evidence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lacebo responding: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2, 563–570.
  5. Housman, J., & Dorman, S. (2005). The Alameda County Study: A systematic, chron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36, 302–308.
  6. Tait, M., Padgett, M. Y., & Baldwin, T. T. (1989). Job and life satisfaction: A reevaluation of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gender effects as a function of the date of the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4(3), 502–507.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74.3.502